合肥在線訊(記者 李靜 通訊員 杜曉芳 劉亞萍 文/攝)手抄民法典、憲法……在合肥市蜀山區稻香村街道金寨南路社區,年過古稀的孫宏煊老人幾十年年如一日,只要抽空就手拿毛筆抄抄抄,隸書,楷書......有著近40年黨齡的孫宏煊老人說:“疫情期間,我心里總是牽掛著社區疫情防控工作,由于身體原因我不能戰斗在疫情的一線,但我可以用手中的筆寫下一個個鏗鏘有力的字,在后方為他們吶喊助威。我基本每天都在抄寫,《長征》、《沁園春雪》......”
今年5月28日,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》。6月上旬起,孫老開始著手抄寫《民法典》,每天三小時,從不間斷,花去三個月時間,用四尺對開格式宣紙,每張寫660字,共154張,共寫出超10萬字。書寫一部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》共1260條款。
當問到為什么想要手抄《民法典》時,孫老回答:“《民法典》方方面面都寫得很全面,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認真學習,除了《民法典》,憲法以及其他的法律法規我平時也會抄寫下來。”原來,這已不是孫老第一次手抄法律法規......
孫老手抄《民法典》,不僅讓我們感受到了“愚公精神”,更讓我們領會到了這位淳樸老人對法治精神的崇高敬仰、對法治學習的高度自覺。他用實際行動向社會傳遞了法治聲音:尊法、學法、守法、用法。